欢迎访问21世纪财经在线|世财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宏观导读 >
caijingqianyan
财经前沿

有些银行大堂经理为何劝客户提前赎回理财产品

时间:2024-06-10 15:12:04    来源:互联网

有些银行大堂经理为何劝客户提前赎回理财产品?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银行理财经理或大堂经理对客户持有的理财产品建议提前赎回,目的是可以锁住已有的收益,避免继续持有带来的不确定性,有的是出于对客户自身的意愿,近期有别的打算那么提前赎回备用。也不排除极个别的理财经理会从自身业绩考虑,极力建议客户赎回产品再去做新的产品(有这种现象),更多的是从客户收益和服务客户的角度帮客户赎回再选择更适合的产品。

银行大堂经理让客户提前赎回理财产品?

这种现象其实还是挺普遍的,具体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几点,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让客户更换更优质的理财产品

银行每个月或每个季度都会代销一些新的理财产品(会有差异),新产品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比较优质的,这个时候理财经理就会向自己的客户进行推荐。

这时如果客户还有闲置资金肯定是建议直接购买。如果没有多余的资金再进行投资,客户经理就会建议赎回之前的理财产品来买这个新的产品,这种情况,客户经理总体还是为客户着想,希望给客户带来收益。

二,市场行情不及预期,让客户落袋为安

银行的有些理财经理从业时间长,相对经验比较丰富,也比较专业。对于一些权益类的产品,如果他判断市场行情不及预期,可能会让可会让客户提前赎回,落袋为安。毕竟已经有了收益,也不至于让客户赔钱。这样大家都开心。

三,业绩考核压力大,要完成指标

银行对于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每个月都会有KPI的考核,银行理财每个月都要卖,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

像有的客户经理客户资源比较少,短期有很难找到新客户,为了完成指标他肯定会想让你把之前买的赎回再买新的理财,我之前就和一个做理财的朋友聊过,他们有的时候也不想这样做,只是业绩压力太大,所以他会在不损害客户利益的前提下,让一部分客户赎回再去买新的。

当然也会有一些理财经理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虑客户的需求,去向客户推荐那种佣金提成比较高的产品,去赎回之前的产品买他推荐的这个。

所以总结一下,大堂经理或者客户经理让你提前赎回理财产品,一定要结合你对他们的了解来综合考虑,有自己的判断是否要赎回,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果自己也不是很懂,最重要的一点,找一个靠谱的理财经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留言评论,转发关注,谢谢。

帮助客户及时止损,赚取更多的收入

很多活期理财产品都是可以灵活的申购赎回,当收益率出现波动的时候,比如涨到高位了,其实这种事情应该见好就收,及时将浮盈变现,在低位的时候再买进去,获得的收益肯定是比被动理财多的。

比如这个产品我买入时年化是4.3%,现在涨到6.5%了,这种时候我们可以提前赎回,等到年化低于5%,我们又可以重新申购。这样操作可以把我们整体的收益提升很多,特别是投资金额比较多的情况下。

帮助客户及时更换新的理财产品

有可能客户选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是特别好,这种时候如果银行有新推出的什么理财产品,大堂经理就会及时劝客户更换掉不健康的理财产品,其实也是及时止损的一种方式。只是上面那种方法是通过卖出买进,下面的方法是直接更换产品。

码字不易,喜欢的话请点个赞吧~ 有什么想法不如直接评论和我讨论~

银行理财经理推荐的理财产品靠谱吗?没有金融常识的人怎么辩别?

银行作为盈利机构,赚钱是他们的首要目标,我们现在进银行,会有明显的感觉,从大堂经理到客户经理,再到专门的理财经理,都在竭尽所能向我们推销理财产品。很多人对于理财市场的认识不深,对待这些推销无所适从,那么,理财经理推荐的理财产品靠谱吗?

我妈是县城四大行的客户经理,她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推销各类理财产品。

首先必须说,总体上银行工作人员推销的理财产品的安全性能还是有保障的,像我妈,往往和顾客推销的理财产品,还是风险等级偏低、本金安全有保障的理财产品。

道理很简单,银行最害怕顾客上门吵闹,推销不靠谱的理财产品,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顾客的本金出现亏损,一定会上门理论,银行和理财经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通常不会做这种麻烦事。

有些银行大堂经理为何劝客户提前赎回理财产品

所以,通常情况下,理财经理推销的产品安全性能方面是相对有保障的,这也符合我们对于银行的一贯印象。

事情要分两边看,理财经理推荐的产品通常安全性能不错,但不一定是最适合你。

银行和理财经理都有业绩压力,他们重点和顾客推销的理财产品,要不就是上级分配给他们的任务,要不就是给推销人员返利高的理财产品,顾客的效益最大化,往往不是他们的第一考量。

更有甚者,有些理财经理为了个人利益,向顾客推销时,会模糊理财产品的类别、会对理财产品的风险闭口不谈、会对收益明明很普通的产品大加赞赏。

因此,一些储户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只是去银行存钱,结果莫名买了期限很长的保险;或者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发现收益还不如余某宝,这些都是储户和银行利益目标不一样,所导致的。